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北京洋洋游玩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北京洋洋游玩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曾国藩在北京做官时,为什么穷到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?
今天独生子女多了,可能不大容易理解这个问题。曾国藩首先是曾家的一员,然后才是别的。
中国古代的大家族突出的特点,就是各自分工明确,大家单纯的做事。
比如写《正气歌》的文天祥,他们家就是当忠臣捐躯的当忠臣,给元朝当官的当官。总之大家各自干各自的,把家族经营壮大才是正经。
这个逻辑对曾国藩一家来说,也是适用的:
比如曾家老大曾国潢,他的任务就是处理好曾家的大小事务。小到长辈、晚辈们晚上回家盖毛毯还是被子,中午吃啥……大到家族祭祀、丧葬嫁娶……都是他的工作;
曾国华是武将,带兵打仗的。
曾国荃在曾国藩出道的时候,还在家里读书呢……说白了,哥哥在外面当官,弟弟你好好读书就行,给哥哥当接盘侠——接班人。
曾国葆是做生意的,后来发家了,给曾国藩留军饷。
可以说,曾家一屋子人,分工明确,曾国藩就是去当清官的,清官当然要把苦都吃了,两袖情分,一分钱赃款都没必要贪的。他们家供他当官的目的,就是拿实权,保证家族的地方势力。
至于圈钱的任务,他弟弟正经做生意,就足以大开方便之门了。
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,升官发财都是无数读书人毕生的梦想。很多人理所应当地认为当了大官,就会荣华富贵享之不尽,光宗耀祖。可是,其实历史上很多朝代官员的工资都不高,甚至可以说是寒碜。
曾国藩
咸丰二年,曾国藩因为直言敢谏,惹恼了咸丰帝,得罪了一众***权贵,几乎被京城里的官员们孤立起来。此刻的曾国藩心灰意冷,陡然生起回乡的念头,可是这时他尴尬地发现自己连回家的路费都拿不出!
当时的曾国藩已经是身兼五部的副部长,一个堂堂副部级国家干部拿不出回家的路费?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吗?不!这还真不是开玩笑。
按照清朝的工资体系,七品文官一年的工资是125两白银,晚清一两白银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200元人民币。所以,刚到京城当官时的曾国藩一年的年薪相当于今天的25000元,平均1个月才2080元,确实不能算多。到侍郎这类副部级***后,年薪是155两,再加上其他的一些补贴,一年可收入620两,也就是124000元。所以,很多京官表面上风光无限,实则是一介穷官。
而随着官职的升迁,曾国藩的花销也越来越大。在住房上,曾国藩租的一套四合院年租金是160两,也就是3200元,现在看来已经很便宜了,可在当时已经是一笔很大的开支。在生活上,光是一年的几套官服就要600两银子,也就是120000元。在人际交往上,曾国藩一生热衷交友,还有贵人如穆彰阿等要孝敬,平时吃喝肯定少不了。在交通上,光交通费一年就要400两。
当时的很多京官为了维持生计,一般都有两个路子:一个是靠家里补贴,一个就是灰色收入。但是曾国藩将“学做圣人”当作自己一生的目标,立下了“不靠做官发财”的誓言,所以时时刻刻注意修身养性,从不谋取任何私利,没办法的曾国藩只好去借,至道光二十九年,曾国藩欠的外债已经达到了一千多两。
曾国藩日记
困窘的生活也让曾国藩不胜其烦。他在日记中写道: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北京洋洋游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北京洋洋游玩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