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老北京胡同里的美食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老北京胡同里的美食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在老北京胡同生活是种怎样的体验?
挺郁闷的 现在北京原住民 依旧胡同的基本都是赤贫 老人 下岗工人 出租司机 居多生活便利性一般 大杂院 违建无数 屋里不能上厕所洗澡 很多平房进身过大***光很差电暖气 挺贵 烧的温度高 特干 温度低冷就是购物 看病 上学 近点旁边邻居好多租房的 院子里基本社交活动极少
老北京胡同有哪些著名景点?胡同有什么特色?
#旅游#说说北京胡同那些事
北京胡同与京剧一样,都有浓厚的文化特色,拥有极好丰富的人文内涵,是北京历史民俗风情趣味典故发祥地和聚宝盆。
一是,主要景点
1.南锣鼓巷
南锣鼓巷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***最丰富棋盘式传统民居区。胡同各种形制府邸院落很多,明清以来一直是富人区。这里有明朝文臣将军到清朝皇后格格,还有文人学者诗画巨匠。比如,板厂胡同30.34号院,炒豆胡同63.65号均为僧王府;东棉花胡同15.17号中央戏剧学院;秦老胡同18号多贝子府,35号明善的绮园;后圆恩寺7号庆亲王次子府,后为蒋介石行辕,13号茅盾故居;菊儿胡同3.5.7号院溥仪老爷家;帽儿胡同37号婉蓉故居等等30多个景点。
我有南锣鼓巷的文章,这里不一一介绍了,欢迎你去看我的文章。
2是,什刹海金丝套地区胡同游
金丝套地区包括前海北沿、后海南沿和柳荫街区域,清代专为***绣金丝龙袍和官服的地方
。有十七条胡同,主要胡同南、北官房胡同,大、小金丝胡同,大、小翔风胡同等。尤其南官房胡同39号奥运人家传统四合院古色古香。
二是,北京胡同的特色
北京胡同的特色,我有专门文章,详细介绍了南锣鼓巷和什刹海胡同的特色,这里大致说一下:
①胡同文化,胡同每一处宅院都有说不尽的风流人物,每一处都能牵出一段历史和故事。
老北京胡同里都有哪些摆设?
在老北京胡同里,老百姓们通常都会设置一些摆设,比如泰山石敢当、栅栏、上马石、拴马桩、水窝子、过街楼等。下面就详细挑几种说一下。
1.上马石
上马石也被称为“下马石”,是以马代步时代用来上马、下马的石头,大多左右对成摆在宅门的两侧,是一个具备有两步台阶(有的是三步,以两步居多)的石头,第一步台阶高约30厘米,第二步台阶高约60厘米,通常材质多为青石或花岗石。一般只有大户人家的宅门前才会设置上马石,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家都有马车或者骑马。
2.水窝子
在老北京的一些胡同里,有一些水井,在水井的旁边,通常会有一些窝棚,这些窝棚就被称为“水窝子”。水窝子是看井并为大户人家挑水送水人住的地方。在清朝,胡同里的水景被称为“官井”,由兵营里的火夫管理。清朝的统治结束后,原来管理水井的火夫开始承租水井,成为“井主”,井主雇水夫送水,水夫则在水井旁搭建窝棚作为住处。
3.拴马桩
顾名思义,拴马桩就是用来拴马的桩子。常见的拴马桩有两种,一种是独立式的石柱或者石碑,另一种是“石洞式”的拴马桩,它固定在宅院倒座房的后檐柱上。拴马桩不仅是胡同宅院建筑的有机构成,也像门前的石狮子一样,有装点建筑、炫耀富有、避邪镇宅的意义,所以被称为“小户人家的华表”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老北京胡同里的美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老北京胡同里的美食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